成员动态
立足长远 真抓实干 写好吉林机场集团飞行区管理部降本增效“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1日

s_96f99cd9d1f44c49af56597b7f622ed4.png

本网讯(吉林机场集团:张尧报道)全面落实好降本增效工作是实现吉林机场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首都机场集团降本增效工作总体部署,紧扣“过紧日子”的主基调,长春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一直致力于“正确处理好厉行节约与积极作为的关系”,解决好飞行区长远发展和当前现状的难题,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建立有效管控机制,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在“降”字上下功夫,在“增”字上做文章,将降本增效工作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飞行区管理部以突出实际效果、取得长远效益为出发点,以解放员工思想、提高能力水平、提升管理效能、增长经济效益为突破口,经过不断摸索和努力,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降本增效“土办法”,不仅提高了运行保障的便捷性,也让降本增效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有效延长了飞行区道面、助航灯光系统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有力支撑了“争取与三期投产相衔接”目标的实现,为吉林机场集团的降本增效工作带来了实效。经过几个春秋的实践,据不完全统计,飞行区管理部放缓和节约固定资产投入成本千万余元。

深挖潜力 降本节流“多点开花”

应用硅酮耐候胶进行道面修补。长春机场跑道作为东北地区四大机场唯一一条水泥混凝土跑道,投入至今17年,已经进入老化加剧期,常规的维护维修方法效果不明显。飞行区管理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组织人员到空军部队学习硅酮耐候胶预防性维护方法,从2021年开始采用此方法对飞行区场道龟裂和微小病害进行封补。通过飞行区全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投入,至今累计修补近十万块。此次尝试不仅减少了道面破损数量增加,降低道面维修费用,避免跑道盖被的高成本投入和长期风险隐患,实现了“达标准、见效快、投入低”的预期,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自主开展道面标志线维护工作。充分有效利用现有人力和设备,坚持能自己干的不外包。例如:道面标志线维护工作,按照长春机场道面标志线维护量,参照东北其他同层级机场每年外包需维护费用约180万,而长春机场每年实际维护费用约25万。对比外包自主划线既提高人力和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了维护成本,又确保了道面标志线维护的及时性。随着标志线维护技术的不断成熟,飞行区管理部多次协调标志线维护骨干人员、设备到延吉、长白山等支线机场进行交流培训,协助其开展标志线自主施划,进一步降低吉林机场集团标志线维护整体费用。

充分调研适用有效再引入。在新设备引入方面,始终坚持“调研-试用-评估-采购”的模式,按照“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合适就是最好的”原则,如激光驱鸟器、声波驱鸟器等驱鸟设备物资采购中,都是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试用效果综合评估,最终确定采购方案,即确保了飞行区运行安全,又达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成效。

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通过持续的土面区碾压和割草作业,避免高株型草种结籽,实现草种自然改良,避免生态环境集中整治和人工建植草种的资金投入。同时,通过对土面区喷洒高浓度农业用杀虫剂,既切断鸟类的食物源又起到驱离鸟类的作用,经比较东北其他同层级机场每年驱鸟剂投入150余万元,在达到同等驱鸟作用下,本场杀虫剂投入仅8万元左右,减少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精细管理 节能减耗“见行见效”

规范车辆使用管理。车辆管理坚持细微处见真章。所有车辆按规定里程保养、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置,抓早抓小,用小维护代替大维修,减少大修成本;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停止超过30分钟必须熄火,严禁车辆长时间怠速空转,产生能耗;特种车辆启动后电子预热5-8分钟再进行使用,以保护发动机,减少故障率;冬季除冰雪作业,在保证机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高耗能、高碳排车辆使用,优先采用除雪车和除冰液的组合模式,最大限度的减少热吹车航空煤油用量;定期测量车辆尾气排放,经维修保养后尾气排放仍不达标的,列入技改或更换计划。

加强助航灯光管理。助航灯光是关乎飞机起降安全的精密设施,唯有科学管理才能不出问题,它又是耗材投入较大的设备,唯有创新增效才能减少投入。针对长春机场目视助航设施特点,开创“四维”工作法,即设备运行等级划级维护、根据设备投入年限分层次维护、对照设备使用期限定期维护、查找重点部位着重维护。通过对关键设备的风险评级、老旧设施的状态评估、重点部位的隐患评定,制定切实可行且严谨科学的维修维护方案,合理安排工作顺序和维护频次,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稳定,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助航灯光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延缓了一期投产助航灯光设备大修工程,减少和放缓了固定资产的巨额投入。

降低办公室能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牢固树立员工节约意识,倡导员工节约自律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办公室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不使用照明灯,并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倡导一水多用,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损坏现象及时报修更换;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文件双面打印,非正式文件采用单面废纸打印;严禁使用未经批准的大功率电器设备,下班前关闭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做到“人走机关”。

守正创新 精益举措“小实活新”

创新思路,实现降本新突破。充分发扬“多、快、好、省”的理念,鼓励员工立足岗位,进行小发明、小创新和小改造活动。例如:多功能固态物撒布设备实现一机多用;小型车载除冰液撒布机实现边撒布除冰液边扫雪工作,经市场调研,如果对小型扫雪车增加原厂撒布功能需要费用约人民币20万元,通过本项目改造,在实现同等功能的前提下,改造费用仅为约500元/辆;灯光电缆转换器、伙伴救援气压转换器实现快速抢修,减少应急物资能耗成本;折叠鸟网杆和拦鸟网基座使用,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深度挖掘,修旧利废显成果。积极号召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利旧利废,变废为宝。如拆除的道面板、废弃的方砖和洗刨料修建排水沟、修整巡场路;储备飞行区内施工土方进行土面区平整;利用配餐公司废弃大米袋和施工水泥袋作为防汛沙袋和外来物收集袋;通过对行业标准的科学解读,结合设备厂家的技术标准,坚持实施废旧灯具维修再利用的举措,减少新备件采购资金,2022年,拆解嵌入式助航灯具107套,再次组装12套,节约资金约1.1万元。

 任重道远,更须扬鞭奋蹄,时不我待,更要日争朝夕。吉林机场集团将始终以确保机场安全平稳运行为根本,以降本增效为抓手,进一步提高人员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以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凝聚力、过硬的战斗力与吉林机场集团的发展同频共振,谱写吉林机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